这些石墩的秘密曝光!原来它们对肇庆如此重要…
👆星标“西江网”,与肇庆相约
相信不少街坊
经过立新街的时候,
都会看到这外立面已发黑的石墩。
▼▼
▲西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潘粤华 摄
那么,你有了解过它吗?
它又有什么作用?
不说你可能不知道,
它的存在对周边居民特别重要。
它是水闸 见证先辈的抗洪历史
从端州区正东路转入立新街,
往前走不远便能见到这水泥石墩,
它就是立新街水闸遗址。
只见左侧水闸墩顶部长有杂草,
墩体已有破损,钢筋外露;
右侧水闸墩因城墙需维护,
被施工方用盖布包裹。
▲左侧水闸墩旁的墙体还嵌有一块已严重破损的石碑,上面刻有“民国二十三年口口口立”等字样。西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潘粤华 摄
《端州区不可移动文物名录》记载,立新街水闸建于1934年,总面宽4米,左右闸墩间距宽2.5米,闸墩宽0.53至0.88米,高1.83米,深1.05米,砖、石、钢筋混凝土结构;水闸墩内设槽2道。
在后东街和后西街,
这里有着两个同样的水闸,
一前一后“围”住了后西街一带的民居。
上两图 西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潘粤华 摄
《端州区不可移动文物名录》记载,两个水闸均建于民国时期,砖混结构。其中,后东街水闸总面宽3.4米,左右闸墩间距宽1.8米,闸墩宽0.73至0.87米,高2.2米,深1.3米,水闸墩内设槽2道。后西街水闸总面宽3.6米,左右闸墩间距宽1.8 米,闸墩宽0.88至0.93米,高1.83米,深1.4米,同样设有两道槽。
填充式挡水可阻“水浸街”
▲后东街水闸。西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潘粤华 摄
“洪水来时,用两块木门或杉木插在水闸的两道槽口处,木板或木材之间用黄泥、砂石填满、填实,用来阻止洪水进入街道。”肇庆市博物馆原馆长冯咏浩介绍道。
水闸由何人建?《端州区不可移动文物名录》记载,水闸是居民自发修筑的防洪小围之一。记者走访了立新街附近的多名街坊,他们纷纷表示不知道是谁修建了水闸。因为年代久远,立新街水闸的修建者已难以考究。
后东街、后西街的两个水闸
则有着更多的故事。
住在后西街84岁的陈叔和80多岁的陈姨都说,
后东街、后西街的两个水闸都是由民国时期
最后一任国民党高要县县长朱健雄所建。
▽▽
“朱健雄一家住在后西街,所以建了这两个水闸。”陈叔介绍,当时与后东街水闸、后西街水闸相连的防洪堤东至龙顶岗、西至龟顶山,保护着北边的民居、农田和水塘,而后西街一片则在防洪堤外,每当洪水来临,百姓需想尽办法阻挡洪水,甚至不得不暂时搬离。后西街水闸斜对面,原本还建有一个亭子,用来摆放砂石、土包、杉木、打桩台等防洪工具。
街口有水闸,民居里也有。
陈姨表示,后西街南边的几间房子里
也有同一时期建的类似水闸,
与街口水闸一起阻挡南边来的洪水。
难阻特大洪水
水闸使用了砖石甚至混凝土材料,坚固耐用,
在历史上阻挡洪水效果如何?
今年90岁的朱姨
住在离立新街水闸不远处。
她回忆,面对一般的洪水,
立新街水闸或许可以阻挡,
但对大洪水则“无能为力”。
▲立新街水闸。西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潘粤华 摄
说到这些水闸的作用,
前文提及、住在后西街的陈叔
提到了让他印象最为深刻的1949年大洪水。
“那年周边都被洪水浸了,水深可以撑艇。大家将包公像抬出来游街治水,砍‘水鬼’。街坊还将木板插在后东街、后西街的水闸槽挡洪水。刚开始可以阻一下,但洪水太大了,水从阶砖石板的缝隙和黄土地面冒出来,最终水闸内和水闸外的水位持平,房屋还是被淹。”陈叔说道。
▲后东街水闸连着以前的堤围。现堤围上建有民房。西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潘粤华 摄
后西街的陈姨则
说起上世纪60年代初的一场洪水。
“在那场大水里,人们用木板插在水闸里阻挡洪水,但没什么用,后西街里还是有几幢房子在洪水中倒塌了。”陈姨所说的这场洪水有可能是1962年的那场洪水。根据《肇庆市端州区水利志》记载,1962年端州录得的最高水位为12.50米。
防洪水利设施完善 水闸退出历史舞台
如肇庆的防洪“生命线”景福围。
据《道光高要县志》记载,
该堤围已有600余年历史,
明洪武初知府开始筑水基堤,
经历代修筑景福围逐渐成形。
▲1953年建造的景福围灵山水闸。
又如古城墙也起到了防洪作用。
▲西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赖小琴 摄
“古代城墙东西段连接景福围,如文化名人、肇庆师范学校校长梁赞燊所说是第二重堤围。”肇庆名城与旅游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张致政介绍道。
冯咏浩则告诉记者:“1915年特大洪水过后,肇庆受灾惨重。1916年至1917年间,政府从塔脚至现正东路筑混凝土截水墙及水闸。1923年,粤桂两军交战,东门正街两边的商肆全部被毁。在此基础上,政府于1924年将东门街一带泥基加高培厚,改为如今的正东路,并将城墙雉堞毁拆,化城为基。加高后的正东路起到了堤围作用,一定程度上阻挡了洪水。”
张致政说: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政府在每年冬春组织兴修水利,联围筑闸,强干弱枝,在巩固提防的同时有系统地开展排水系统整治。至上世纪80年代末,江滨堤按5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加固。几处位于新江滨堤内的水闸,包括古城墙基本彻底失去了防洪作用。”
1985年,
肇庆开始进行景丰联围的整体规划建设,
将江滨堤升级为景福围干堤。
2007年年初,景丰联围加固工程被列入
广东省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。
2017年,市政府结合城市建设、人文景观、市政交通、历史文化传承等,对景福围进行新一轮升级改造。工程完工至今,景丰联围应急加固工程充分发挥了防洪排涝的重要作用,为肇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。
西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潘粤华
编辑 张嘉华
校对 陈楚
猜你喜欢: